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快3怎么看走势呢 > 新闻动态 >

热点资讯

三小时停火即破灭!以色列为何敢突袭德黑兰?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5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17

以色列在停火协议生效后立即对德黑兰发动空袭,看似矛盾,实则是多重战略考量和地缘政治逻辑综合作用的结果。结合最新事件与历史背景,可从以下角度深入剖析:

一、直接动因:以方指控伊朗“违约”

停火后的导弹交锋

以色列国防军称,停火协议生效后(德黑兰时间24日凌晨4点),侦测到伊朗向以色列发射至少两枚弹道导弹。虽导弹被以方防空系统拦截,但以国防部长卡茨仍以此为由,指控伊朗“违反停火协议”,下令对德黑兰市中心实施“猛烈打击”。伊朗官方否认发射导弹,称以方指控是“为继续侵略找借口”,双方表述对立,凸显停火协议脆弱。

预设的报复条款

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同意停火时声明,将对“任何违反协议的行为予以强力回击”。这为以色列保留了单方面定义“违约”并发动反击的权利,使停火协议沦为形式约束。

二、战略目标:摧毁伊朗核能力与战争潜力

打击未完成的军事任务

以色列宣称“已实现所有作战目标”,但实际效果存疑。福尔多核设施深藏山体,以军常规钻地弹无法穿透,仅破坏地表通道;伊朗仍拥有408公斤60%丰度浓缩铀,距武器级仅一步之遥。以军24日空袭重点针对“随时准备发射的弹道导弹发射器”及国防研究机构,试图阻断伊朗反击能力。

政权颠覆的企图

内塔尼亚胡政府多次暗示空袭旨在“削弱伊朗政权稳定性”。通过持续打击德黑兰核心目标,如国防部、国家电视台,以色列试图激化伊朗国内矛盾,为政权更迭创造条件。

三、军事能力:技术优势与情报渗透

制空权掌控与精准打击

以军宣称“完全控制德黑兰领空”,并摧毁伊朗40余处防空设施,形成“空中行动自由”。F-35隐身战机搭配钻地炸弹,可绕过残余防空网实施“外科手术式打击”。

摩萨德情报网络运作

以色列通过长期渗透锁定目标,如24日空袭前精准获知伊朗导弹发射器位置。情报优势使以军能在停火后数小时内迅速重启行动。

四、盟友支持:美国默许与协调

美以立场同步

美国副总统万斯宣称“伊朗已失去制造核武能力”,为以方军事成果背书。特朗普虽呼吁停火,但未谴责以军后续空袭,默许其“自卫权”。

危机管控中的协调

美以通过卡塔尔渠道获知伊朗袭击美军基地计划,却未预警德黑兰平民。这种选择性情报共享暴露双方实际协调:美国默许以色列扩大打击,自身避免直接卷入。

五、国际环境:制裁失效与调停崩溃

联合国安理会瘫痪

中俄提出的停火决议遭美国否决,欧盟“48小时人道停火”方案被伊朗拒绝。大国博弈下,国际社会无力约束以色列行动。

伊朗孤立与威慑失效

伊朗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,但沙特默许以军过境、卡塔尔配合美国斡旋,地区国家未形成反以统一战线。伊朗“代理人战争”能力也因真主党、哈马斯遭重创而削弱。

六、后续影响:停火破产与冲突升级

平民成牺牲品

德黑兰市中心遭袭导致居民区断电、通讯中断,红新月会大楼周边被炸,人道危机加剧。

伊朗被迫升级报复

革命卫队威胁将打击范围扩展至“支持以色列的国家”,并重启高超音速导弹部署。

全球能源市场震荡

国际油价单日暴涨8%,若霍尔木兹海峡遭封锁,全球20%石油供应将中断。

结论:武力威慑逻辑下的高位博弈

以色列敢于在停火后立即空袭,本质是看准伊朗战略弱点:核设施未根除、盟友支持不足、国际调停失效。通过“指控违约—快速打击—美国背书”三步策略,以色列以最小政治代价延续军事目标,试图将“停火”转化为重新布局战力的喘息期。然而,这种“以战逼降”的冒险逻辑正将中东推向全面战争边缘,当伊朗浓缩铀仍在福尔多地下,当德黑兰市民在防空洞中攥紧口罩,所谓的“胜利”不过是下一场风暴的倒计时。

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快3怎么看走势呢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